■ 冉茂琴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這一“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實現了建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40年來,中華大地春潮涌動、群情澎湃、天地巨變。從小崗村到大雄安,從“沿邊沿?!钡健耙粠б宦贰?,從“三轉一響”到“大國重器”,再次出發的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歷程,締造了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跡”,貢獻了觸動世界的“中國智慧”。
不忘來路,方知去路。改革開放40年來,伴隨著成就的,還有經驗與教訓、苦難與輝煌、磨礪與意志,這些都是財富和寶藏,是中國人不能忘卻的記憶?;仨@段蕩氣回腸又曲折艱難的歷史,總結好改革開放的經驗和啟示,不僅是對40年艱辛探索和實踐的最好慶祝,也能讓我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更加清醒堅定、更加自信從容。
改革開放40年的變化、共識和動能
40年來,雄關漫道,黨帶領全國人民上下求索,穿越災難,穿越危機,堅信打拼能成功,歷經苦難而輝煌,社會主義中國終于由富起來到強起來。
40年來,中國最大的變化是打開了“門”。堅持對外開放,加入wto,倡導“一帶一路”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打開“國門”,與世界各國交往交流,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堅持解放思想,走出姓“資”與姓“社”的誤區,破除“計劃”與“市場”的壁壘,中國人民打開“心門”,吸收、借鑒和創造性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世界文明;堅持解放生產力,建立和發展人力資源市場,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人們走出“家門”,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轉移流動,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化進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40年來,中國最大的共識是重視了“人”。重視人的公正平等,重視人力資本投資,大力發展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事業,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建立全民覆蓋的醫療保障體系,取消農業稅,讓幸福安康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追求。重視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實行人口與環保兩項基本國策,打好防治污染攻堅戰,保衛藍天碧水,讓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成為全民的共識與實踐。重視解決民生問題,大力實施脫貧攻堅國家戰略,使7億多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全國極端貧困人口比例從1990年61%下降到2017年的4%,過去40年全世界貧困人口減少的大部分來自中國,讓幾億人從溫飽進入總體小康、繼而奔向全面小康。
40年來,中國最大的動能是聚對了“力”。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激發經濟活力,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226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堅持走城鎮化道路,城市化率已經達到58%的水平,產生了一大批特大城市以及經濟一體化的超大城市區域,創造了新的財富、新的產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開始成為人民新的追求;堅持轉變政府職能,構架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為框架和以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共建共治共享現代治理模式,中國方案改變世界、影響世界。
改革開放40年的紅十字事業發展
40年來,披荊斬棘,紅十字組織和紅十字事業在黨和國家的重視下恢復和發展、創新和進步,取得了五大歷史性成就,將全國紅十字事業推向了新的境界。
一是實現了獨立建制。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紅十字會著手理順管理體制。20年來,全國省和副省級紅十字會全部、地市級紅十字會基本、縣區級紅十字會大部分建立了獨立運行的管理體制。目前,四川省市、縣全部建立了紅十字會;今年4月,21個市州級紅十字全部獨立建制,縣級超過半數實現獨立建制,建立紅十字基層組織3173個。
二是實行了依法執業。1993年10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在法律上確立了紅十字組織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標志著我國紅十字事業進入依法建會、依法治會、依法興會的新時期。2017年2月24日,根據工作發展和形勢需要,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紅十字會法,賦予紅十字會九項法定職能,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完善了紅十字會理事會、監事會、執委會的決策、監督、執行運行架構,推動紅十字會建立現代管理制度并與國際接軌。四川省認真貫徹紅十字會法,省人大常委會出臺貫徹紅會法的實施辦法,省政府出臺了推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改進省紅十字會內部運行機制,打造公開、透明、高效的紅十字組織。
三是拓展了事業版圖。中國紅十字會的性質,從當年周恩來確定為“全國性人民衛生救護團體”,到“四大”提出的“全國性人民衛生救護與社會福利團體”,再到1993年紅十字會法規定為“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2012年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全面深化和明確紅十字事業版圖,“三救三獻”核心業務全面確立和升級。四川省不斷優化紅十字核心業務,建立目標管理體系和信息化管理系統,應急救護培訓、造血干細胞捐獻成倍增長,迅速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四是走在了公益前列。自2008年成為引領中國公益元年的重要力量以來,全國紅十字會系統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十字是一種精神、更是一面旗幟”的重要論述,廣泛傳播紅十字精神、打造紅十字品牌、創新紅十字載體、實施紅十字項目,“博愛送萬家”“博愛家園”“博愛衛生站”“博愛校醫室”“博愛單車”“天使之旅”“天使計劃”等公益品牌遍布全國、走向世界,人道資源動員能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社會公益組織一流。四川省常態化的人道資源動員規模保持穩定,2017年籌資規模居全國第五位。
五是服務了發展大局。堅持黨對紅十字會的領導,積極服務于國家戰略、中心工作和民生需求。響應“一帶一路”倡導,“絲路博愛基金”在沿線國家踐行大國責任、傳播中國智慧;組織和動員人道力量參與了“5·12”“4·20”等重大自然災害的救援和災后重建工作,“5·12”汶川地震投入到四川災后的資金達100多億元;主動投身扶貧攻堅,“博愛家園”遍及全部貧困縣區;發揮民間外交作用,中國紅十字會走向國際紅十字中心舞臺。
改革開放40年的啟示與定律
沒有歲月靜好,只有負重前行,歷史從來不會云淡風輕。過去40年,經濟競爭激烈,金融斗爭復雜,國際貿易動蕩,社會問題交錯。歷險才知難,經事才明理。
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是在生產力比較落后、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存在諸多體制弊端的條件下進行的,是一場深刻而復雜的革命。40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努力推動改革開放再深入,冷靜應對1998年的金融風暴,聚力戰勝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黨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40多年來,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這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根本路線和基本經驗。
沒有實事求是的定力,就沒有思想解放的巨大活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不斷打破思想上、觀念上和體制上的僵化狀態,準確界定了我國社會發展所處的歷史階段和根本任務,科學制定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從而使改革開放不斷取得輝煌業績。
沒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擔當,就沒有柳暗花明、花重錦官的景象。40年來,世界經濟政治風云變幻,特別是近些年來世界經濟衰退,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濟格局面臨新的洗牌。與此同時,國內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越來越高,資源、環境的約束越來越緊,我國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結構急需調整。中國經濟面臨著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速和調結構的兩難困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及時作出了供給側改革的決定和布局,帶領中國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決心,開啟了一場中國經濟發展方式向更高形態發展的結構之變。
新時代紅十字事業發展新方位
行進在新的時代征程上,我們這一代人擔負著紅十字事業轉型發展的歷史重任。歷史告訴我們,未來的路,唯有“打拼”和“創新”,才能蹚出一條新路。
發展之基在人心,我們要始終心懷民眾。各級紅十字會應當始終貫徹以人為中心的思想,將捐贈者、受益者和志愿者放在組織建設的最高位置,當好組織者、溝通者和傳播者,在三者之間架起信任的橋梁、提供優質的服務。為捐贈者尋找意愿性項目,為受益者提供需求性幫助,為志愿者建設服務性機制,最大限度地為信任、支持和參與紅十字事業的社會各界,提供滿足所需、奉獻所能的良好的公益生態環境。
發展之要在創新,我們要始終銳意進取。各級紅十字會應當將創新作為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不斷完善組織體系,不斷健全制度體系,不斷探索發展模式,不斷開展資源動員,不斷升華組織愿景,從封閉向開放轉型,從行政向市場轉型,持續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花大力氣推動建設“兩型兩化”型組織、發展“兩型兩化”型事業,要以“跨界”身份的獨特優勢,引領公益事業和人道事業的發展方向。
發展之重在業績,我們要始終埋頭苦干。今天做出的成績,是明天起步的臺階。各級紅十字會應當求實、務實,努力實踐,干出實績,以扎實的工作取得認同、取得支持、取得幫助。曾經的輝煌只能證明過去的努力,明天的燦爛源于今天的辛勞。不論地位如何崇高、歷史如何悠久,紅十字事業的未來,紅十字干部的成長,都得以實績來鋪墊,都得以實績來支持。各級紅十字會干部職工要接續奮斗、再建新功。
發展之遠在制度,我們要始終依制而行。制度管長遠、管根本。紅十字基業常青,關鍵在于建立完備、透明、高效的制度體系。各級紅十字會要認真貫徹紅十字會法,按照組織章程,進一步完善決策、執行、監督環環相扣的機制,進一步完善捐贈、實施、公開、志愿服務各個方面的制度,以現代治理體系替代低效低質管理形式,特別是要引入涵蓋各個環節的中介服務,打造公開、透明、高度的組織形象。
發展之源在人才,我們要始終重人育才。人才是第一資源。各級紅十字會必須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建強配齊干部隊伍,引進吸收優秀人才,加強能力培養訓練,加強使命宣傳教育,讓干部進得來、站得高、出得去。各級紅十字會要克服人少事多舍不得放干部出去的思想,積極把干部放到基層一線去鍛煉、送到先進組織去學習,讓他們開闊眼界、增長才干、激發動力,促進干部與事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
明者因時而變,因勢而變,因時勢之變而變。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必須進一步堅定改革的信心,進一步弘揚改革的銳氣,進一步運用改革的經驗??v觀世界大格局,變是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踏上新時代的征程,我們已通曉一個定律:只有變革,才能突破困局;只有變革,才能革除積弊;只有變革,才能重振人心;只有變革,才能開創未來。
(作者系四川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