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紅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十字事業的系列重要講話,為我國紅十字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賦予了紅十字工作新的時代內涵。山西省紅十字會黨組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十字事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改革創新中做強核心業務,在精準扶貧中落實博愛惠民要求,在砥礪前行中弘揚奉獻服務精神,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謀劃紅十字工作,推動新時代山西紅十字事業不斷發展進步,以實際行動走好新征程,探出新路子,創造新業績。
著眼“三救三獻”,強化人道救助,在改革創新中增強發展能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省紅十字會把改革創新作為引領紅十字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積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促進發展,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在應急救護、人道救助、社會和諧、無償獻血宣傳等方面發揮作用,當好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的有力助手。
一是聚焦省委、省政府“三大目標任務”,增強“三救三獻”中心工作服務功能,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立足群團改革和社會組織功能定位,積極適應新時代,創新工作方法、拓展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提升“三救三獻”動員能力,助力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工作重心下移,大力推動核心業務開展,志愿服務進一步向基層、社區、農村延伸,人道服務工作向貧困地區傾斜,“博愛家園”、社區備災、博愛送萬家等延伸覆蓋所有貧困地區,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深刻認識省委、省政府推動黑色煤炭綠色發展、高碳經濟低碳發展的堅定決心和實踐舉措,大力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理念和博愛精神,助力山西爭當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開展紅十字參與養老服務試點工作,探索“醫養結合、養醫結合、社區助老、農村日間照料”等養老服務模式,推進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加強與各?。ㄊ?、區)紅十字會、慈善公益組織合作,積極為困難群體爭取人道救助。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國際紅十字組織、其他國家紅會的交流合作,提升紅十字會對外開放水平,助力山西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
二是圍繞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三救三獻”民生保障服務質量,滿足群眾的人道需求和弱勢群體的急重險難需求。推動建立應急救援體系,省市縣三級紅十字會應急報災系統基本建成,省紅十字會應急救災物資倉儲面積達到4600余平方米。推進應急救護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軍營,促進社會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強化煤炭、鐵路、電力、民航、交通運輸、消防、建筑等高危行業重點培訓,培訓核心救護師資2300余人、紅十字應急救護員82萬余人,普及群眾救護知識培訓300余萬人次。推進紅十字應急救護進青少年群體,全省多家高校開設應急救護培訓公共選修課,40萬名中小學生參與“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專題教育活動”,1.5萬余名教師成為合格的紅十字初級救護員,中小學校救護培訓覆蓋率達到60%。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人道服務,開展志愿者進社區和居民家庭服務,幫助困難群眾開展保健康復、疾病預防、心理撫慰、扶危幫困等。組建省紅十字會賑濟救援隊,全省各類紅十字志愿者服務隊達140余支,紅十字志愿者8000余人。深入挖掘紅十字工作者、志愿者、捐獻者的感人事跡,引領社會新風尚,激發社會正能量。
著眼脫貧攻堅,強化博愛惠民,在精準幫扶中提升發展品牌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黨的莊嚴承諾。山西既是革命老區,也是貧困面較大的省份,當前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巨,已經到了決戰決勝階段。省紅十字會充分發揮聯系單位多、聯系群眾面廣的優勢,打造心動為橋梁、博愛為引領,集眾智、匯眾力的“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一是抓住貧困農民基本脫貧需求,深入開展博愛診百病、博愛送萬家、博愛進學校等活動,實現健康扶貧、扶志與扶智相結合。組織開展醫務人員深入貧困鄉村“健康行”,為貧困農民送健康。2018年,省紅十字會開展“光明救助行”“微笑工程”等人道救助行動,累計救助貧困家庭白血病患兒839名、先心病患兒954名、足內(外)翻患兒282名,實施唇腭裂患者手術1463例、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2860例。干部職工結對幫扶、“博愛助學”使24730名貧困學生受到資助重返校園。推進困難群體醫療救助、居民健康教育幸福工程,籌措款物186余萬元,與省扶貧辦共同對全省9市37個貧困縣長期臥床、喪失勞動力的深度貧困戶和4000余戶60歲以上貧困復轉軍人、老黨員和980名貧困中小學生進行救助。與省衛計委合作開展“心肺復蘇進萬家”活動,培訓鄉村醫生1700余名,救助貧困家庭患病親屬10萬余人次,推動“人人救我、我救人人”生命健康教育深入人心?!安壑t助困”項目救助759名大病致困職工。
二是找準貧困農民發展癥結,組織開展公益助貧行動,深入開展博愛攢人氣、結窮親、促發展活動,助力貧困農民穩定脫貧。幫助貧困農民走出困境,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至關重要。省紅十字會聯合省文化廳、省衛計委、省扶貧辦等多家單位共同發起“紅色之旅——助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公益行動”,促進山西振東集團等3家企業與岢嵐縣政府簽約。通過“一企一村”結對幫扶,有效實施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龍頭引領發展模式,引導當地貧困農民從分散生產轉向產業化、規?;?、市場化發展,為當地脫貧攻堅注入新動力,提供新動能。積極承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魔豆媽媽”項目,發放無息貸款支持山西貧困母親和身體殘疾母親創新創業,身處逆境、自強不息的十佳優秀“魔豆媽媽”榮獲該項目創業扶貧獎。動員致富能人發揚扶貧濟困、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回報家鄉、造福桑梓,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著眼使命擔當,強化奉獻服務,在對標看齊中補齊發展短板
十九大報告提出,“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使命呼喚擔當,擔當開創未來。省紅十字會黨組織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增強黨員意識,不斷強化紅十字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作為首要任務牢牢抓在手上,在先進思想指引、發展本領增強、紅十字品牌建設等方面補齊短板,進一步當好黨和政府在人道領域的有力助手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
一是克服觀念落后差距,實現思想再解放、認識再提高。組織干部職工深刻理解“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紅十字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理解把握這一思想體系的辯證思維、戰略思維、歷史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學習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對山西省情實際再調研再論證,清醒認識發展不足仍然是山西的突出矛盾,發展不足的根源是思想落后、改革滯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和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突出問題,彰顯并踐行紅十字運動宗旨和使命,為推進山西“兩轉”基礎上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作貢獻。
二是克服適應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差距,進一步增強開拓創新本領。適應新時代,建樹新作為,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人民需求為目標。大力推進紅十字會的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設,增強依法治會、依法履責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確保全省各級紅十字會財產收入和使用情況依法接受審計監督和捐贈款物信息公開使用透明,努力提高紅十字會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樹立紅十字會組織公信力。創新工作方法、拓展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明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功能定位,深化紅十字會改革,強化“三救三獻”動員能力,著力研究解決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堅定紅十字人理想信念、價值追求、文化品格,打造精品、追求卓越,瞄準一流、創先爭優,精雕細刻、追求完美,始終保持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
三是克服弘揚紅十字精神、傳播紅十字文化的行業地域局限,實現精神文明創建同向發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聚力發展。山西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山西文化與“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相融相通。省紅十字會結合黃河、太行、長城三大旅游板塊打造,強化紅十字精神感召,加強紅十字文化服務,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利用“一帶一路”“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交流平臺,主動融入山西文化旅游對外交流發展大格局,講好紅十字故事,傳播紅十字好聲音,推動山西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提升紅十字會知名度、影響力。深度挖掘紅十字工作者、志愿者、捐獻者的感人事跡,為當代文化創意產品提供生動素材。
(作者系山西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